代父送人之新安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题中“代父”当指代父亲作送别,不是代父送客。“新安”是歙州(今安徽歙县)的别称。明万历年间于广东新设新安县,那已是陆娟之后的事情。

  这首诗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先说前二句。所写为江边一亭(“津”,江河),亭旁杨柳数行,条条缕缕,飘拂风中,新叶晶莹如碧玉。“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另外,通常离别诗,多抒写悲苦之情,而作者对此显然不愿渲染,因为恐怕破坏她所描绘的美丽图景。

  至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映照得何等漂亮。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本来,即使夸张,也不可能有那许多落花飞到江面上去。但作为图画来看,因为是在一个平面上,“万点落花”便可与“一叶舟”相衬托。结句借助联想,想象舟行江南,一路均是飞花,始终可以满载春色。这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作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此诗即为“代父”而作,当是在作者出嫁以前。按古时习惯,其年龄不会超过十七、八岁。所以在这首诗中,关于送别本身,着墨不多,离情别思,也虚淡若无。作者呈现的,全是一个少女对美丽春光的无限欢欣。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5932.html

【正宫】脱布衫

【正宫】脱布衫
朝代:元代 作者:盍西村 原文: 春宴 柳花风微荡香埃,梨花雪乱点苍苔。锦绣云红窗缥缈,麝兰烟翠帘叆叇。 【小梁州】珠箔银屏次第开,十二瑶阶。蔷薇洞侧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幺】金笼鹦鹉舌头快,向人前说的明白。翠槛边,雕栏外,金沟一派,只许燕莺来。 【醉太平】梁园赋客,金谷英才。吴歌楚舞玳筵排,有猩唇豹胎。珊瑚树拂珍珠盖,鸳鸯衫束麒麟带,芙蓉鬓亸凤凰钗,千金怎...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

陕西晚思

陕西晚思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长途已自穷,此去更西东。树色荣衰里,人心往返中。 别情流水急,归梦故山空。莫忘交游分,从来事一同。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