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游志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1]雪窦:山名,四明山支脉最高峰,在今浙江奉化市溪口镇西北。
[2]岁癸巳:指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春暮:晚春。
[3]甬(yǒng)东:古地名,今浙江舟山岛。
[4]游胜最诸山:游览之美好是众山中最突出的。
[5]北口堰(yàn):中间一字原缺;堰,拦水坝。
[6]之:往。
[7]横绝:横断,横跨。
[8]覆以栋宇:在桥上盖了亭子;栋宇,泛指房屋、亭阁一类的建筑物。
[9]“凡舟”三句:谓凡是船只来往,看潮水涨落而上下的,一会儿就行驶几十里。“楫(jí),船桨,此指船。
[10]“非其时”三句:意谓如果不在涨潮季节,则船只来往靠人力来牵引,就既费力又缓慢。“时”,季节,指潮汛季节。 “挽(wǎn)”牵,拉。
[11]薄:迫近。
[12]岩壑(hè)深窈(yǎo):山谷幽深。
[13]临:从高处往下靠近。
[14]若坐垂踵者:好像一个人放下脚坐着。“踵”,脚后跟。
[15]益:更加。涩(sè):不通畅,指水浅,行船艰难。
[16]曳(yè):拉,牵引。
[17]负:背,背靠。
[18]不类城府:意谓不像那些出入城市官署的和尚;“类”,类似。
[19]越:过。信宿:连住两夜。
[20]畦(qí)、陇:园田间的长条土埂。
[21]联络:连接。
[22]牧竖(shù):牧童。征逐:追逐。
[23]地所历名:所经之处的地名。
[24]舆夫:轿夫。朴野:质朴土气。
[25]不深解吴语:不很懂得吴地(今江苏东部、浙江西部)方言。
[26]或强然诺:有时勉强答应。
[27]或不应所问:有时答非所问;“不应”,对不上。
[28]率:大致、大抵。
[29]次:接下去,接着。度:过。
[30]相啮(niè):相接;“啮”,咬。
[31]修:长。且:将近。跬(kuǐ):半步,实指一举足的距离,等于今称“一步”。
[32]野人:指当地村民。捷甚;轻快得很。
[33]溪口:地名,即今奉化县溪口镇。市:街市。
[34]间(jiàn):间或,偶而。诵声:读书声。廊庑(wǔ):堂前两侧的厢房。
[35]殆:大概。《兔园册》:即《兔园策》,唐代人(一说虞世南,一说杜嗣先)编纂的一部书,民间用作启蒙课本。
[36]陟(zhì):登,上。林麓:树林覆盖的山脚。
[37]睨(nì):斜看。
[38]不去:谓花粉不掉落。
[39]是:指花粉香。
[40]首:起头。当道:正处在路上。
[41]髹(xiū)书:用漆涂饰书写。“髹”,把漆涂在器物上。
[42]“山势”三句:谓从山谷抬头看去,天空狭窄得就像在陷阱中所见一样。“奥”,深。
[43]林际:树林边缘。
[44]廓然:广阔的样子。
[45]一瞬:一眨眼;这里有一眼望去的意思。
[46]不暇:没有空闲。
[47]覆:遮盖。
[48]窦:孔,这里指泉眼。
[49]汲(jī):由下往上取水。
[50]值:正对。所入:所延伸的地方,前方。
[51]“先朝”五句:据记载,南宋理宗梦游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醒来后下令绘画天下名山进阅,认为雪窦山就是他梦中所到之处,故亲笔写了“应梦名山”四字赐寺刻石。“先朝”,指宋朝。“昭陵”,古代宗庙或墓地的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右方,称“穆”。这里“昭陵”是指南宋理宗陵。“绝境”,风景最佳的地方。“图”,画。“兹山”,此山。
[52]径达:直到。雪窦:寺名,唐末始建,初名瀑布观音禅院,至宋真宗时,赐名雪窦资圣禅寺,是禅宗十刹之一。
[53]因桥为亭:就着桥盖了一座亭子。
[54]径余十丈:直径有十丈多。
[55]“花时”二句:谓海棠花开时节,花影投在水边,灿烂似锦“注”,投。“水涘(sì)”,水边。“疑(nǐ)”,通“拟”,比拟。
[56]缭曲:缭绕曲折。
[57]主僧:主持寺庙的和尚,法号少野。
[58]有声:谓作诗有点名气。
[59]具觞(shāng)豆劳客:准备了酒菜招待客人。 “觞”,酒器。“豆”,盛菜器。“劳”,慰劳。
[60]钱塘故旧:杭州的老朋友。
[61]止余宿:留我住一夜。
[62]度(duó):揣度:估计。诘(jié)旦:第二天早晨。
[63]不果留:没有留宿。“不果”,事情没有实行。
[64]右偏:右侧、右边。
[65]引手援树:伸手攀树。
[66]练:白绢。
[67]沾(zhān)醉:大醉,谓为风景陶醉。
[68]清谈玄辩:谈论老庄学说的话语。
[69]触喉吻:指话到了嘴边;吻,嘴唇。
[70]无足与云者:没有够得上共谈的人。
[71]坐:因。平生:一生,这辈子。
[72]羡衍:延伸,扩展。
[73]“山林”句:谓秧田虽在山林围绕的高处,却与平地没有不同。
[74]高复称此:意谓从雪窦寺到山峰的高度同到山下村庄的距离相当,也有数百丈。“称”,相当。
[75]危石:高耸的岩石。突岩畔:突出在山崖边。
[76]环凑:合拢聚集在一起。
[77]“周览”六句:谓环视众山,有的黑中透红,有的山色青绿;像盆盂倒扣的,像古代礼帽的,像蛟龙跳起、野兽蹲坐的,不能一一描述。“绀(gàn)”,稍带红的黑色。“委弁(biàn)”,周代的礼帽,用绢做的叫委,用皮革做的叫弁,形状像倒扣的杯子,前头高而宽,后面矮而尖。 “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 “踞”(jù)”,蹲坐。“殚(dān)”,尽。
[78]晴岚(lán):晴天山中的雾气。
[79]处子:处女。溢出眉宇:充满表露于眉额之间。
[80]陵登:指爬山。
[81]胜:超过。
[82]小雪窦:即白岩山。
[83]四明洞天:在丹水山。白岩山、丹水山都属于雪窦山。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135.html

惜分飞·寒夜

惜分飞·寒夜
朝代:清代 作者:吴绮 原文: 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人被花香恼,起看天共青山老。 鹤叫空庭霜月小,夜来冻云如晓。谁信多情道,相思渐觉诗狂少。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料峭:风寒貌。②“谁信”句:犹口语“谁讲(我)多情”,实为反语。...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咏寒夜之苦,故首句点出“昨晚”。次叙夜起看天,鹤唳空庭,霜月冻云,只觉满目凄凉。心中愁结,遂致诗兴全无。“天共青山老”一句,反用“天若有情...

【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

【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惜春 夺残造化功,占断繁华富,芳名喧上苑,和气满皇都。论春秀谁如,一任教浪蕊闲花坞。正是断人肠三月初,本待学煮海张生,生扭做游春杜甫。 【梁州】齐臻臻珠围翠绕,冷清清绿暗红疏,但合眼梦里寻春去。春光堪画,春景堪图,春心狂荡,春梦何如?消春愁不曾两叶眉舒,殢春娇一点心酥。感春情来来往往蜂媒,动春意哀哀怨怨杜宇,乱春心乔乔怯怯莺雏。春光,怎如?绿窗犹...

【越调】斗鹌鹑 送别

【越调】斗鹌鹑 送别
朝代:元代 作者:宋方壶 原文: 落日遥岑,淡烟远浦。萧寺疏钟,戍楼暮鼓。一叶扁舟,数声去橹那惨戚, 那凄楚,恰待欢娱,顿成间阻。 【紫花儿】瘦岩岩香消玉减,冷清清夜永更长,孤另另枕剩衾余。羞花闭月, 落雁沉鱼。踌躇,从今后谁寄萧娘一纸书?无情无绪,水淹蓝桥,梦断华胥。 【调笑令】肺腑,恨怎舒?三叠阳关愁万缕。幽期密约欢爱处,动离愁暮云 无数。今夜月明何处宿?依依古岸黄芦。 【秃厮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 通: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