閟宫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宫庙深闭真是静谧,殿堂阔大结构紧密。名声赫赫圣母姜嫄,她的德性端正专一。上帝给她特别福泽,痛苦灾害没有经历。怀胎满月而不延迟,于是生出始祖后稷。上帝赐他许多福气。降下糜子谷子种稑,还有豆麦各种谷米。荫庇普天之下邦国,让那人民学习农艺。种下谷子糜子满野,种下水稻黑秬遍地。拥有天下这片沃土,将那大禹余绪承继。
  后稷那位后代嫡孙,正是我们先君太王。他迁居到岐山山阳,从此开始翦灭殷商。发展及至文王武王,来将太王传统发扬。接受天命实行征伐,殷郊牧野摆开战场。不要分心不要犯错,上帝监督保你吉祥。治服敌方殷商军队,能够完成大功一项。于是成王说道:“叔父,您诸子中择立其长,封于鲁地快快前往,要去努力扩土开疆,作为周室藩辅屏障。”
  因此命其号为鲁公,封为诸侯王畿之东。赐他大片山川田地,并把小国作为附庸。他是周公后代嫡孙,他是庄公之子僖公。载着龙旗前去祭祀,六缰柔软手中轻控。春秋两祭都不懈怠,献享祀祖一心庄重。上帝在天辉煌英明,始祖后稷伟大光荣。神位前供赤色全牛,敬请前来吃喝享用,降下吉祥幸福重重。这位伟大先祖周公,让你享福大有神通。
  秋天祭祀命名为尝,夏天给牛设置栏杠。雄牛色白小牛色红,献祭酒尊碰击锵锵。烧烤小猪熬煮肉汤,盛入笾豆装满大房。万舞规模浩浩荡荡,孝孙总有吉庆祯祥。让你炽盛而又兴旺,让你长寿无灾无恙。保卫王朝东方国土,鲁国实为诸侯之长。山不缺损也不崩溃,水不震激也不动荡。有上中下三寿比并,犹如巍峨峰峦山冈。
  鲁公战车有一千乘,矛饰红缨弓扎绿绳,两矛两弓以备交锋。鲁公步兵有三万人,头盔镶贝红线缀缝,众多军队一层一层。戎族狄族我将痛击,楚国徐国我将严惩,没人胆敢与我抗衡。
  让你兴旺而又炽盛,让你长寿富贵同在。白发变黄背有鱼纹,寿命都能长如泰岱。让你康健而又强壮,让你高寿年至耆艾。过了万岁再加千岁,活到高寿不受损害。
  泰山真是高大森严,鲁国视为境内天险。拥有两山龟山蒙山,疆土直到东方极边。延伸已接海畔附庸,淮夷都来盟会谒见。他们无不相率服从,这是鲁侯功业所建。
  据有两山那凫那绎,抚定徐戎旧居之地。延伸直到海边小邦,要将淮夷蛮貊治理。那些南方蛮夷之族,他们无不听命服气。没人敢不唯唯诺诺,顺从鲁侯岂敢叛逆。
  上天赐给鲁公洪福,让他高寿保卫鲁域。常许二地又有居处,恢复周公原有疆宇。鲁侯设宴让人欢喜,既有贤妻又有老母。协调众士与卿大夫,国家遂能保有其土。已经获得许多福祉,白发变黄乳齿再出。
  徂徕山上青松郁郁,新甫山上翠柏葱葱。将它截断将它砍斫,丈量尺寸留下待用。松木方椽又粗又大,寝殿宽敞气势恢宏,新修庙堂光彩融融。大夫奚斯写成此,篇幅漫长蕴涵甚丰,此心此意万民顺从。

注释
(1)閟(bì):闭。侐(xù):清静貌。
(2)实实:广大貌。枚枚:细密貌。
(3)姜嫄:周始祖后稷之母。
(4)回:邪。
(5)依:助。
(6)弥月:满月,指怀胎十月。
(7)后稷:周之始祖,名弃。后,帝;稷,农官之名,弃曾为尧农官,故曰后稷)
(8)百:言其多。
(9)黍:糜子。稷:谷子。重穋(tóng lù):两种谷物,通“穜稑”,先种后熟曰“穜”,后种先熟曰“稑”。
(10)稙稺(zhí zhì):,两种谷物,早种者曰“稙”,晚种者曰“稺”。菽:豆类作物。
(11)奄:包括。
(12)俾:使。稼穑:指务农,“稼”为播种,“穑”为收获。
(13)秬(jù):黑黍。
(14)缵(zuǎn):继。绪:业绩。
(15)大(tài)王:即太王,周之远祖古公亶父。
(16)歧:山名,在今陕西。阳:山南。
(17)翦:灭。
(18)文武:周文王、周武王。
(19)届:诛讨。
(20)牧野:地名,殷都之郊,在今河南淇县西南。
(21)贰:二心。虞:误。
(22)临:监临。
(23)敦:治服。旅:军队。
(24)咸:成,备。
(25)叔父:指周公旦,周公为武王之弟,成王叔父。王,指成王,武王之子。
(26)元子:长子。
(27)启:开辟。
(28)锡:音义并同“赐”。
(29)附庸:指诸侯国的附属小国。
(30)周公之孙、庄公之子:均指鲁僖公。
(31)承祀:主持祭祀。
(32)辔:御马的嚼子和缰绳。古代四马驾车,辕内两服马共两条缰绳,辕外两骖马各两条缰绳,故曰六辔。耳耳:和顾貌。
(33)解:通“懈”。
(34)享:祭献。忒:变。
(35)骍(xīn):赤色。牺:纯色牺牲。
(36)宜:肴,享用。
(37)周公皇祖:即皇祖周公,此倒句协韵。
(38)尝:秋季祭祀之名。
(39)楅衡(bì hēng):防止牛抵触用的横木。古代祭祀用牲牛必须是没有任何损伤的,秋祭用的牲牛要在夏天设以楅衡,防止触折牛角。
(40)牡:公牛。刚:通“犅”,小牛。牺尊:酒尊的一种,形为牺牛,凿背以容酒,故名。将将:音义并同“锵锵”。
(41)毛炰(páo):带毛涂泥燔烧,此是烧小猪。胾(zì):大块的肉。羹:指大羹,不加调料的肉汤。
(42)笾(biān):竹制的献祭容器。豆:木制的献祭容器。大房:大的盛肉容器,亦名夏屋。
(43)万舞:舞名,常用于祭祀活动。洋洋:盛大貌。
(44)臧:善。
(45)常:长。
(46)三寿作朋:古代常用的祝寿语。三寿,《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朋,并。
(47)朱英:矛上用以装饰的红缨。绿縢:将两张弓捆扎在一起的绿绳。縢(téng):绳。
(48)二矛:古代每辆兵车上有两支矛,一长一短,用于不同距离的交锋。重弓:古代每辆兵车上有两张弓,一张常用,一张备用。
(49)徒:步兵。
(50)贝:贝壳,用于装饰头盔)胄:头盔。綅(qīn):线,用于编缀固定贝壳。
(51)烝:众。增增:多貌。
(52)戎狄:指西方和北方在周王室控制以外的两个民族。膺:击。
(53)荆:楚国的别名。舒:国名,在今安徽庐江。
(54)承:抵抗。
(55)黄发台背:皆高寿的象征。人老则白发变黄,故曰黄发。台,同“鲐”,鲐鱼背有黑纹,老人背有老人斑,如鲐鱼之纹,故云。
(56)寿胥与试:意为“寿皆如岱”。胥,皆。试,通“岱”。说见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
(57)耆、艾:皆指年老。
(58)有:通“又”。
(59)眉寿:指高寿。
(60)岩岩:山高貌。
(61)詹:至。陈奂《诗毛氏传疏》:“言所至境也。”
(62)龟、蒙:二山名。
(63)荒:同“抚”,有。大东:指最东的地方。
(64)淮夷: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同:会盟。
(65)保:安。凫、绎:二山名,凫山在今山东邹县西南,绎山在今邹县东南)
(66)徐:国名。宅:居处。
(67)蛮貊(mò):泛指北方一些周王室控制外的民族。
(68)南夷:泛指南方一些周王室控制外的民族。
(69)诺:应诺。
(70)若:顺从。
(71)公:鲁公。纯:大。嘏(gǔ):福。
(72)常、许:鲁国二地名,毛传谓为“鲁南鄙北鄙”。
(73)燕:通“宴”。
(74)令:善。
(75)宜:适宜。
(76)祉:福。
(77)儿齿:高寿的象征。老人牙落后又生新牙,谓之儿齿。
(78)徂来:也作徂徕,山名,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79)新甫:山名,在今山东新泰西北。
(80)度:通“剫”,伐木。寻、尺:皆度量单位,此作动词用。
(81)桷(jué):方椽。舄(xì):大貌。
(82)路寝:指庙堂后面的寝殿。孔:很。
(83)新庙:指閟宫。奕奕:美好貌。
(84)奚斯:鲁大夫。
(85)曼:长。
(86)若:顾。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483.html

送湖南部曲

送湖南部曲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部曲:即部属。古代大将的军营都设有各司其事的属官,称之为“部曲”。②青衫:唐朝时为九品小官的官服,其色青,因称之为“青衫”。首句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诗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③幕府:古代大将...

【中吕】上小楼

【中吕】上小楼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九日山中 白云与俱,青山无数。笑脱纱巾,卧品琼箫,醉解金鱼。尽一壶,酒再沽,不知归路,惜黄花翠微深处。 茅山书事 蕉风半箑,藤花一架。剑气穿云,丹光漏月,饭颗蒸霞。枣似瓜,酒满斝,仙翁留话,鹤飞归隐居松下。 湖上 松风满身,莲花古寺。凉月婵娟,翠羽参差,小屋茅茨。酒醒时,争赋诗,西湖清思,访孤山爱梅处士。 春思十五首 屏山倦倚,眉尖蹙翠。怪煞书迟,盼...

南归阻雪

南归阻雪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相关翻译 注释 ⑴南归阻雪:《全唐诗》校:“一作南阳北阻雪。”⑵滞:停留。宛:汉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许:秦县名,在今河南许昌市东北。⑶豫:古代豫州,主要指今河南一带。或谓借指洛阳。按,作者此时滞于宛许,而...

金缕曲·次女绣孙

金缕曲·次女绣孙
朝代:清代 作者:俞樾 原文: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