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水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泮水令人真愉快。来此采摘水芹菜。鲁侯莅临有威仪,看那龙旗多气派。旗帜飘扬猎猎舞,鸾铃和鸣声声在。随从不分官大小,跟着鲁公真光彩。
  令人高兴泮水好,来此采摘水中藻。鲁侯莅临有威仪,他的马儿真健矫。他的马儿真健矫,他的声音亮又高。面容和蔼又带笑,并非生气是宣教。
  泮水令人乐无忧。采摘莼菜轻伸手。鲁侯莅临有威仪,泮水边上饮美酒。饮完香甜的美酒。让人永远不老朽。代代相传遵正道,征服敌寇那群丑。
  举止肃穆的鲁侯,小心修德真仁厚。注意威仪要谨慎,为民作则是元首。文治武功两齐备,在天先祖榜样有。效法他们事事顺,求得上天长庇佑。
  鲁侯治国真勤勉,善于修养功德圆。已将泮宫兴建成,征服淮夷也如愿。勇壮如虎将帅臣,斩获敌耳泮宫献。善于讯问如皋陶,擒送敌囚泮宫前。
  齐心协力众兵将,鲁侯仁德能发扬。大军出征雄赳赳,东南敌人要扫荡。气势雄壮真浩大,不嘈杂也不喧嚷。不为邀功相争吵,泮宫中把功劳上。
  兽角镶嵌饰弓梢,束束利箭捆扎牢。作战兵车很宽大,徒步驾车不疲劳。已经战胜那淮夷,甘心顺从不敢闹。因为坚持好谋略,淮夷终于被击倒。
  翩翩而飞猫头鹰,泮水边上栖树林。吃了我们的桑椹,回报我们好声音。觉悟过来那淮夷,前来贡献多珍品。内有巨龟和象牙,内有美玉和黄金。

注释
(1)泮水:水名。戴震《毛郑考证》:“泮水出曲阜县治,西流至兖州府城,东入泗。《通典》云:‘兖州泗水县有泮水。’是也。”
(2)薄:语助词,无义。芹:水中的一种植物,即水芹菜。
(3)戾:临。止:语尾助词。
(4)言:语助词,无义。旂(qí):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
(5)茷(pèi)茷:飘扬貌。
(6)鸾:通“銮”,古代的车铃。哕(huì)哕:铃和鸣声。
(7)公:鲁公,亦指诗中的鲁侯。迈:行走。
(8)藻:水中植物名。
(9)蹻(jué)蹻:马强壮貌。
(10)昭昭:指声音洪亮。
(11)色:指容颜和蔼。
(12)伊:语助词,无义。
(13)茆(mǎo):即今言莼菜。
(14)旨酒:美酒。
(15)锡:同“赐”,此句相当于“万寿无疆”意。
(16)道:指礼仪制度等。
(17)丑:恶,指淮夷。
(18)穆穆:举止庄重貌。
(19)敬:努力。
(20)昭假:犹“登遐”,升天。烈:同“列”,列祖,指周公旦、鲁公伯禽。
(21)孝:同“效”。
(22)祜(hù):福。
(23)明明:同“勉勉”。
(24)淮夷: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攸:乃。
(25)矫矫:勇武貌。
(26)馘(guó):古代为计算杀敌人数以论功行赏而割下的敌尸左耳。
(27)淑:善。皋陶(yáo):相传尧时负责刑狱的官。
(28)桓桓:威武貌。
(29)狄:同“剔”,除。
(30)烝烝皇皇:众多盛大貌。
(31)吴:喧哗。扬:高声。
(32)讻:讼,指因争功而产生的互诉。
(33)角弓:两端镶有兽角的弓。觩(qiú):弯曲貌。
(34)束矢:五十支一捆的箭。搜:多。
(35)孔:很。博:宽大。
(36)徒:徒步行走,指步兵。御:驾御马车,指战车上的武士。斁(yì):厌倦。
(37)淑:顺。逆:违。此句指鲁国军队。
(38)式:语助词。无义。固:坚定。犹:借为“猷”,谋。
(39)获:克。
(40)鸮(xiāo):鸟名,即猫头鹰,古人认为是恶鸟。
(41)怀:归,此处为回答意。
(42)憬(jǐng):觉悟。
(43)琛(chēn):珍宝。
(44)元龟:大龟。象齿:象牙。
(45)赂:通“璐”,美玉,说见俞樾《群经评议》。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487.html

【越调】凭阑人

【越调】凭阑人
朝代:元代 作者:张弘范 原文: 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咱十六两。 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 织就回文停玉梭,独宁银灯思念他。梦儿里休呵,觉来时愁越多。 宫髻高盘铺绿云,仙袂轻飘兰麝薰。粉香罗帕新,未曾淹泪痕。 羞对鸾台梳绿云,两叶春山眉黛颦。强将脂粉匀,几回填泪痕。 寄与多情王子高,今夜佳期休误了。等夫人熟睡着,悄...

咏梅九首(选一)

咏梅九首(选一)
朝代:明代 作者:高启 原文: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

杨柳枝 / 柳枝词

杨柳枝 / 柳枝词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

为学

为学
朝代:清代 作者:彭端淑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