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中有麻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经》中许多作品,解释的岐义很多。特别是有些冬烘头脑的老儒生,总不敢正视这些民歌反映的人民群众最真实最纯朴的思想感情,而强行把许多男女情歌贴上了社会政治的标签,仿佛诗中男女爱情活动都是政治斗争似的。《毛诗序》阐述《丘中有麻》的主旨时说:“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把这首诗解释为思贤之作。倒是理学家朱熹眼光比较敏锐,他在《诗集传》中力排众议,肯定《丘中有麻》是“女子盼望与所私者相会”的情诗。闻一多先生在《风诗类钞》中从民俗学角度解释“贻我佩玖”这句时,一语点睛,说:“合欢以后,男赠女以佩玉,反映了这一诗歌的原始性。”《丘中有麻》分明是一首情诗,还其本来面目,就能感受到二千多年前黄土高原上那对青年男女的柔情蜜意。

  在《诗经》时代,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比较宽松自由。特别是农村男女青年自由交往,野外幽会,相当普遍。这并不是后来儒家君子所指斥的淫乱,而是青年男女择偶的一种正常方式。这和我国有些少数民族,近几十年来还保存着的对歌择偶、赛马择偶一样,带有原始民族婚配的形式。《丘中有麻》正是这种原始择偶婚配形式的反映。诗歌是以一个姑娘的口吻写出来的,诗中提到的事件,恰恰是姑娘与情郎激情幽会的地点:“丘中有麻”、“丘中有麦”、“丘中有李”,那一蓬蓬高与肩齐的大麻地,那一片片密密的麦田垅间,那一棵棵绿荫浓郁的李子树下,都是姑娘与情郎情爱激发的地方。所以,当姑娘回味这种强烈的情爱行为时,总也忘不了那个神奇的地方。特别注意,诗的一、二章,都有“彼留子”的明确指涉。而一章的“将其来施施”,二章的“将其来食”,更明确地写出,姑娘与情郎的幽会不仅仅是一次。而是多次。他们在大麻地里、小麦垅头、李子树下,演出过一次次激情的戏剧,付出了整个身心。他们的情爱是真实的,也是牢固的。他们并没有追求一次性的疯狂,而是让纯真的爱掀起一层又一层的热浪,永久地持续。三章的最后,写到“彼留之子,贻我佩玖”,用物质的形式(佩玉),把非物质的关系(情爱)确定下来,以玉的坚贞纯洁牢固,表示两人的爱情的永恒。可以想像,接着下去,姑娘将与情郎共偕连理,成家育子,延续生命。一个新的家庭,将延续那一段热烈纯真的爱情。这就是姑娘在歌唱爱情时寄托的热望。

  这首诗情绪热烈大胆,敢于把与情郎幽会的地点一一唱出,既显示姑娘的纯朴天真,又表达俩人的情深意绵。敢爱,敢于歌唱爱,这本身就是可敬的;而这一点,也正是后代理学先生们所不能正视的。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755.html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参考翻译 注释 “愁痕”:指青青的苔痕。“琅玕”:一种美玉。“潇湘”有竹子的地方,代指伊人旧时居所。“旧时月色”:宋姜夔《暗香》词:“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潇湘”则出自唐刘禹锡《潇湘神》词:“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参考翻译 注释 彀:同“够”。搔首:以手搔头,是为人之焦急或有所思的情态。青蝇白璧:喻小人谗谤好人,污其青白。 青蝇,苍蝇。 白璧,白玉。《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王逸注:“青蝇变白使黑,变白使黑,以喻谗佞。”…… ...

临顿儿

临顿儿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原文: 临顿谁家儿?生小矜白皙。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 贻我适谁家,朱门临广陌。 嘱侬且好住,跳弄无知识。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 三年教歌舞,万里离亲戚。 绝技逢侯王,宠异施恩泽。 高堂红氍毹,华灯布瑶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锦缝我衣,珍珠装我额。 瑟瑟珊瑚枝,曲罢恣狼藉。 我本贫家子,邂逅道抛掷。 一身被驱使,两口无消息。 纵赏千万金,莫救饿死...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朝代:宋代 作者:汪元量 原文: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