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一词多义
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夫鹓鶵发于南海:起飞、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③相
惠子相梁:做宰相
欲代子相:做宰相
④于是
于是惠子恐:表转折
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⑤之
仰而视之:代指鹓鶵
子之梁国:结构助词“的”

通假字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邪, 通“ 耶” 语气词,相当于“吗”

特殊句式
省略句
原句 惠子相梁
改 惠子相于梁
译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
倒装句
原句 夫鹓雏(刍鸟 同音)发于南海 状语后置
改 夫鹓鶵于南海发
译 鹓鶵从南海出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吓:威胁,恐吓
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古今异义
①非梧桐不止
止:古义:栖息 今义: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
比喻意义
鹓鶵比喻意:庄子,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意:∶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比喻意:功名利禄。
梧桐等比喻意:志趣
说明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稀罕功名利禄的人。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见利忘义,没主见的人。
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使惠子自己觉得愧疚,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文言词语
惠子相梁 三日三夜 梧桐不止 醴泉不饮 练实不食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991.html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朝代:宋代 作者:司马槱 原文: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参考翻译 注释 ①檀板:即拍板。...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以优美的意境和音韵,描写钱塘江畔歌妓的生活。上片以女子口吻出之,写梦中女子所歌,下片追忆梦中情景,抒写对远别情人刻骨的相思。 上片起首一句写女子自道所居...

喜晴(一作喜雨)

喜晴(一作喜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作者...

踏歌

踏歌
朝代:唐代 作者:蓝采和 原文: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

方山子传

方山子传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