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注释
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副词,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20、损:——削减。
21、曾(céng)——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22、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魁(kuí)。
23、丘——土堆。
24、置——安放。
25、且——况且。
26、焉——疑问代词,哪里。
27、荷(hè)——扛的意思。
28、夫——成年男子。
29、箕畚(jī 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0、孀(shuāng) ——孀妻,寡妇。
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龀,换牙。
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6、叟(sǒu)——老头。
37、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39、长息——长叹。
40、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4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
42、匮(kuì)——竭尽的意思。
43、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
44、苦——愁。
45、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
46、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47、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
48、帝——神话中的天帝。
49、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0、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1、负——背。
52、厝(cuò)——同“措”,放置。
53、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4、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6、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
57、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中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188.html

【中吕】阳春曲_知几知荣知

【中吕】阳春曲_知几知荣知
朝代:元代 作者:白朴 原文: 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题情 轻拈斑管书心中,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

山行留客

山行留客
朝代:唐代 作者:张旭 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中的景色沐浴着春天的阳光,不要因为只是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注释⑴山行:一作“山中”。⑵春晖:春光。⑶便拟归:就打算回去。⑷纵使:纵然,即使。⑸云:指雾气、烟霭。...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

鹊桥仙·七夕

鹊桥仙·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缑山: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四十里,《列仙传》王子晋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巅,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而去。②痴牛女:指牛郎织女,,呆的异体字。③客槎:槎,同楂,竹木编...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地如此广阔,你我都是胸怀大志的英雄豪杰,现在虽然如同蛟龙被困禁在池中,但是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