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古今异义
(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用手指
(2)曾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8)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9)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10)方
古义:方圆
今义:常指矩形
(11)惩
古义:苦于
今义:惩罚
(12)苦
古义:愁
今义:能燥,能泄,能坚的药味
(13)荷
古义:挑
今义:
莲,又称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印度的国花。

词性活用
1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箕畚装石土。
3面:名词活用作状语,面向着。
4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5苦:形容词作动词,愁

一词多义
1.其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2.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跳往助之【代词,代指愚公】
3.且 年且九十【将要,快要】 且焉置土石【况且】
4.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5.而 面山而居【表示修饰】 何苦而不平 【表示承接】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

通假字
1.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3.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5.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倒装句
1.甚矣,汝之不惠。 倒装句。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
2.且焉置土石? 倒装句,疑问代词“焉”提前。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倒装句,定语“三夫”后置。
4.告之于帝。倒装句。状语“于帝”前提。
5.何苦而不平?

被动句
1.帝感其诚。被动句。【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省略句
1.(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此句中省略主语“太行、王屋二山”。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省略句,省略主语愚公。
3帝感其诚。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帝感于其诚。
4.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189.html

题遗山诗

题遗山诗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原文: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参考翻译 注释 ①元遗山集:金末元初元好问之诗文集。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事迹见本书作家小传。诗中评论元好问入元后辑存金代文献之志节与诗作之成功,知人论世,切中肯綮。②身阅兴亡:言元好问曾经历金元易代之变。浩劫空:大灾难...

赠刘景文 / 冬景

赠刘景文 / 冬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 一作:“正”)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注释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

诉衷情·春游

诉衷情·春游
朝代:明代 作者:陈子龙 原文: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玉轮:犹华车。②“半面”句:史载梁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故每以半面妆迎驾,帝见则大怒而去。...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词标题为“春游”,上片写一位女子在春天的出游,下片则写了所见所感的春天的风物。“小桃枝下试罗裳”,是说出游前的准备...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