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解释

解释

作者:佚名

离骚是一首“屈原的政治生涯传记”。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的风格。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
表达了要使楚国强大就必须推行美政的治国思想。表达了推行美政失败被贬后的不满不悔情绪及继续推行美政的坚定信念。表达了无机会再行美政则宁死不叛楚王的忠诚。
全诗中心:推行美政。
叙述文路:努力准备、失败悲愤、反思不悔;再试遇挫、徘徊无望、他投不忍、以死明志。
全诗结构:分五章共14个完整意段。前两章共包含7个完整意段为上半部;后三章也共包含7个完整意段为下半部。
为了便于记忆把握,也可把全诗分为十个相连贯的独立故事:
上半部五个,《屈原引路》、《屈原被屈》、《屈原不屈》、《屈原被怨》、《屈原说理》;
下半部五个,《屈原叩天》、《屈原求女》、《屈原问卜》、《屈原请神》、《屈原他投》。
第一章《被贬》53行;
《屈原引路》
(1)出身、志向、努力。1至8共8行;
(2)推行美政的必要性。9至18共10行;
《屈原被屈》
(3)改法失败经过及原因。19至35共17行;
(4)评价改法情况和表达对失败的看法与对改法的态度。36至53共18行。
第二章《反思》38行:
《屈原不屈》
(5)失败后自我反思。54至65共12行;
《屈原被怨》
(6)对屈原被贬一事,亲人埋怨(引出后面的借史反思)。66至71共6行;
《屈原说理》
(7)评理及激奋抒情。72至91共20行。
第三章《再试》38行:
《屈原叩天》
(8)上叩天门(直接找楚王)。92至107共16行;
《屈原求女》
(9)下求美女(走后宫路线)。108至119共22行。
第四章《徘徊》38行;
《屈原问卜》
(10)问卜及考虑。130至140共11行;
《屈原请神》
(11)求神。141至151共11行;
(12)认真考虑神灵的指引及下决心他投。152至167共16行。
第五章《他投》21行:
《屈原他投》
(13)远去西方投西皇。168至185共18行;
(14)全诗总结,是全诗的中心所在。186至188共3行。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266.html

阳关曲 / 中秋月

阳关曲 / 中秋月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注释⑴银汉:即...

己丑元日

己丑元日
朝代:清代 作者:归庄 原文: 四年绝域度新正,此夕空将两目瞠。 天下兴亡凭揲策,一身进退类悬旌。 商君法令牛毛细,王莽征徭鱼尾赪。 不信江南百万户,锄稷只向陇头耕。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

临江仙·探梅

临江仙·探梅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已经有些年迈,有心爱惜花,可心已懒散,却独喜欢那江村边围绕的梅花。一枝花点破玉溪的春天。梅花没有一般的春花鲜艳娇嫩的样子,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全是傲雪耐寒的神韵。奈何只剩下青山欣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