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

  借用悲剧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说,是要求我们“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乐的科学》)

  因为,痛苦与希望本来就同在。

  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 自序》)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

  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288.html

花心动·春词

花心动·春词
朝代:宋代 作者:阮逸女 原文: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闺妇春恨词。上片写少妇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仙苑春...

千秋岁·咏夏景

千秋岁·咏夏景
朝代:宋代 作者:谢逸 原文: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相关翻译 注释 楝(liàn):落叶乔木,初夏开花。蔌蔌:形容楝花落下的声音。萍风:微风。吴峰:浙江一带的山。湘水、吴峰:泛指遥远的山水。袂:衣袖,袖口。...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

眼儿媚·秋思

眼儿媚·秋思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武陵溪:此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借指爱人在远方。②归梦:指远游人惦念家里的魂梦。... 相关赏析 评解 此词咏闺中秋思。上片写楼头秋色。草绿原野,念游人之不归;雁唳长空,盼音书之莫至。依依衰柳,一抹斜阳,万点寒鸦,千...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