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注释⑴鹿门:山名,在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

相关赏析

赏析

孟浩然的家在襄阳城南郊外,位于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叫“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很快就可以到达。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做官,携家人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 https://gushi.facekun.com/1840.html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原文: 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 留春住,笑几许浮萍,旧梦迷残絮。 棠桡无数。 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 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 湿香飞上丹户。 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 君莫诉。 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 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

西郊

西郊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五月十九日大雨

五月十九日大雨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相关翻译 译文 大风驱赶着大雨泼洒到城市里,乌云相互挤压发出低沉的打雷声。大雨过去了,不知道下雨的龙去到了哪儿,池塘边,草木青翠,千万只青蛙鸣叫起来。...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前两句极力描述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朝代:元代 作者:王实甫 原文: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和你分别后,望不尽远山层叠隐约迷濛,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