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朝代:唐代

作者:张继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

相关赏析

赏析一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

作品误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据当代人考证,“月落”不是月亮已落或将落未落,而是村庄名或桥名,“乌啼”并非是乌鸦夜啼,而是山名。而“江枫”也不是江边的枫树,亦为桥名。于是乎,朦胧的月色、渔火间若隐若现的枫树以及让人心动的乌啼都已不复存在,一首流...

赏析二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

作者介绍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 https://gushi.facekun.com/680.html

杂剧·鲁智深喜赏黄花峪

杂剧·鲁智深喜赏黄花峪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第一折 (冲末扮宋江同吴学究引小偻儸上,云)自小为司吏,结识英雄辈。姓宋本名江。绰名顺天呼保义。某姓宋名江,字公明,曾为郓州郓城县把笔司吏。因带酒杀了阎婆惜,官军捉拿甚紧,自首到官,脊杖了八十,迭配江州牢城营。因打粱山过,遇着哥哥晁盖,打开了枷锁,救某上梁山,就让某第二把交椅坐。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众兄弟拜某为头领。我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

花心动·春词

花心动·春词
朝代:宋代 作者:阮逸女 原文: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闺妇春恨词。上片写少妇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仙苑春...

风入松·桂

风入松·桂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 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参考翻译 注释 ⑴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又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调名由此而来。《宋史乐志》入“林钟商”,调见晏几道《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