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上东门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是用抒情主人公直抒胸臆的形式写出的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颓废思想的悲凉心态。

  东汉京城洛阳,共有十二个城门。东面三门,靠北的叫“上东门”。郭,外城。汉代沿袭旧俗,死人多葬于郭北。洛阳城北的北邶山,但是丛葬之地;诗中的“郭北墓”,正指邙山墓群。主人公驱车出了上东门,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的树木,不禁悲从中来,便用“白扬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两句写所见、抒所感。萧萧,树叶声。主人公停车于上东门外,距北邙墓地还有一段路程,不可能听见墓上白扬的萧萧声,然而杨叶之所以萧萧作响,乃是长风摇荡的结果;而风撼杨枝、万叶翻动的情状,却是可以远远望见的。望其形,想其声,形成通感,便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合二而一了。还有一层:这位主人公,本来是住在洛阳城里的,并没有事,却偏偏要出城,又偏偏出上东门,一出城门便“遥望郭北墓”,见得他早就从消极方面思考生命的归宿问题,心绪很悲凉。因而当他望见白扬与松柏,首先是移情入景,接着又触景生情。“萧萧”前用“何”(多么)作状语,其感情色彩是十分强烈的。写“松柏”的一句似较平淡,然而只有富贵人墓前才有广阔的墓道,如今“夹广路”者只有松柏,其萧琴景象也依稀可想。于是由墓上的树木想到墓下的死人,用整整十句诗所得诉说:

  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沉睡于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

  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

  岁去年来,更相替代,千所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

  主人公对于生命的短促如此怨怅,对于死亡的降临如此恐惧,而得出的结论很简单,也很现实: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药求神仙,又常常被药毒死;还不如喝点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图眼前快活吧!

  生命短促,人所共感,问题在于如何肯定生命的价值。即以我国古人而论,因生命短促而不甘虚度光阴,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人史不绝书。不妨看看屈原:他有感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而“乘骐骥以驰骋,来吾导夫先路”,力求奔驰于时代的前列;有感于“老冉冉其将至兮”而“恐修名之不立”,砥砺节操,热爱家国,用全部生命追求崇高理想的实现,将人性美发扬到震撼人心的高度。回头再看这首诗的主人公,他对人生如寄的悲叹,当然也隐含着对于生命的热爱,然而对生命的热爱最终以只图眼前快活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消极的,颓废的。生命的价值,也就化为乌有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486.html

【双调】蟾宫曲_青楼十咏一

【双调】蟾宫曲_青楼十咏一
朝代:元代 作者:徐琰 原文: 青楼十咏 一初见 会娇娥罗绮丛中,两意相投,一笑情通。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抟风。堪描画喜孜孜鸾凰妒宠,没褒弹立亭亭花月争锋。娇滴滴鸭绿鸳红,颤巍巍雨迹云踪。夙世上未了姻缘,今生则邂逅相逢。 二小酌 聚殷勤开宴红楼,香喷金猊,帘上银钩。象板轻敲,琼杯满酌,艳曲低讴。结夙世鸾交凤友,尽今生燕侣莺俦。语话相投,情意绸缪。拚醉花前,多少风流。 三沐浴 酒...

七言

七言
朝代:唐代 作者:吕岩 原文: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火取南方赤凤髓, 水求北海黑龟精。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斋戒兴功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 功满来来际会难,又闻东去上仙坛。杖头春色一壶酒, 顶上云攒五岳冠。饮酒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 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 碧潭深处一真人,貌似桃花体似银。鬓发未斑缘有术, 红颜不老为通神。蓬莱要去如今去,架上...

亲仁里双鹭

亲仁里双鹭
朝代:唐代 作者:许棠 原文: 双去双来日已频,只应知我是江人。对欹雪顶思寻水,更振霜翎恐染尘。三楚几时初失侣,五陵何树又栖身。天然不与凡禽类,傍砌听吟性自驯。 ...

落梅

落梅
朝代:清代 作者:律然 原文: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和:犹言随,伴。点:点缀。本为花落,被动,说是点缀,主动。诗之新颖精巧亦在此处。漠漠:无声。犹言默默。②林下句:谓默林花落,花办积垒如雪。岭头句:谓梅花随风而飘,与岭头之云一齐飞扬。③横管:笛。此处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