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其十关于“同物”的理解

关于“同物”的理解

作者:坤之涯

  关于“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一句,有的认为,上句言生时,下句言死后,“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然而这样理解,未必符合作者的原意。《说文解字》云:“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可见物为天地万物之意,而精卫化去为鸟,刑天化去为“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二者虽则化为了异物,但实际上与生前并没有区别,都有着自己的意志,都是天地所生的有灵之物,都同归于自然大道。所谓的生死、化与不化,都不能改变“同物”的本质。因而,既然同样是“物”,只不过形态有所不同,那么便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那么化去也就没有任何的悔恨了。“物”不仅仅是指精卫与刑天本来的形态而言的,“同物既无虑”与“化去不复悔”两句是因果的关系。作这样的理解,文更能表达出一种道生万物而万物一同的意义,更能理解“化去不复悔”的原因,可能更符合作者的原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831.html

明月夜留别

明月夜留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李冶 原文: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评分: 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海陲边塞。注释层城:古代神话...

晚次崞县

晚次崞县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

春怨 / 伊州歌

春怨 / 伊州歌
朝代:唐代 作者:金昌绪 原文: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注释①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②妾:女子的自称。③莫:不。...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

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

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楔子 (冲末扮孛老同搽旦、卜儿、净苏大、大旦、二旦上)(孛老云)钱会说话,米会摇摆。无米无钱,失光落彩。老汉苏大公的便是。我在这苏家庄居住,嫡亲的六口儿家属。婆婆李氏,有两个孩儿。大的孩儿是苏梨,第二的孩儿是苏秦,有两房媳妇儿。那苏秦孩儿不肯做庄农人家生活,逐朝每日,则是要读书写字。他拜义了个哥哥,姓张名仪。他两个同堂学业,转笔抄书。他班今待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