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思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在我国古典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9027.html

【双调】乔牌儿

【双调】乔牌儿
朝代:元代 作者:关汉卿 原文: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暗吉。 【夜行船】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庆宣和】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齐,且休题,谁是非。 【锦上花】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如昨日。古往今来,恁须尽知,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幺】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钱塘即事 倚苍云拱北城高,地胜东吴,树老南朝。翠袖联歌,金鞭争道,画航平桥。楼上楼直浸九霄,人拥人民似元宵。灯火笙箫,春月游湖,秋卜见潮。 紫微楼上右平章索赋 镇钱塘太乙勾陈,玉柱擎天,绣衮生春。潮点鹅毛,山盘凤尾,瓦甃鱼鳞。近北斗三天紫宸,拂危栏两袖白云。可摘星辰,谁信蟾宫,着我闲身。 徽州路指楼落成 小阑干高倚长空,壮观山城,仿佛天宫。赑遍画鼍...

好事近·湘舟有作

好事近·湘舟有作
朝代:清代 作者:文廷式 原文: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寻:古代以八尺为寻。②幄:帷幕。③九疑:九嶷山,在湖南省。相传为舜的葬地。④舜祠丛竹:指湘妃竹。相传舜死后,娥皇、女英二妃哀泣,泪滴于竹,斑斑如血。... 相关赏析 评解 这首小令写水光山色,极为艳丽。翠岭彩云,波光荡绿,加上意想...

飞龙引二首·其一

飞龙引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宝鼎于荆山之下,炼制仙丹,仙丹炼制成功了,黄帝和群臣后宫乘龙飞仙进入仙境。天上的彩云迷迷茫茫,变幻如海,找不到升仙的途径,让我们世间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