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秋景)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庚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千秋岁引(秋景) | https://gushi.facekun.com/7346.html

宿山寺

宿山寺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疏木 一作:疏水)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耸的群峰寒气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顶。疏疏的树木漏下几点星光,月亮迎着行云匆匆前行。高山绝顶来人稀少,苍松在林中犹如鹤立鸡群。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注释⑴众岫:群山。岫:峰峦。...

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
朝代:唐代 作者:李颀 原文: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色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武和余杭两地相望,但见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  不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今夜拿着残灯送...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