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云松令·枕函香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参考翻译

注释

①枕函二句:谓枕头仁还留有舍香;花径里尚存春意。 漏,有漏泄春光之意。杜甫《腊日》:“侵脸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②铲地:无端地、平白地:。 铲,通“刬”。③逗:引发、触动。即逗引出感情来。④红豆蔻:宋范成大《挂海虞衡志志花红豆蔻》:“红豆胜花从生……一穗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

参考赏析

简析

这首词虽迷离恍惚,但层次分明。词是写怀念所爱之人的痴情的。由于他对伊人相思近痴了,所以上片就从这痴情入幻的感受写起,先写室外情景,他觉得仿佛在落花时节,病酒之后的黄昏与她相遇了。此中情景都是想象之语,而以实笔出之。下片则是转回到室内的描写。他孤单单地又听到了脉脉传情的箫声,而此时正月照那红豆蔻,于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鬓云松令·枕函香 | https://gushi.facekun.com/20528.html

画堂春·湔裙独上小渔矶

画堂春·湔裙独上小渔矶
朝代:清代 作者:顾贞观 原文: 湔裙独上小渔矶,袜罗微溅春泥。一篙生绿画桥低,昨夜前溪。 回首楝花风急,催归暮雨霏霏。扑天香絮拥凄迷,南北东西。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阕小词,可以说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暮春归舟图,只是其中漾着的意绪,却分外勾人。词的主体,是船上的人。但船上却只以“一篙”隐过,而通阕词则皆莫不是舟中之“人”眼中之所见,以及身心之所感。春天已快过去了;楝花风吹得这急。“楝花风”,...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朝代:清代 作者:郭麐 原文: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魏塘:地名,今属浙江嘉兴。②吴下:今江苏苏州。③阁:通“搁”,撂下。④“留得”二句:李商隐《宿...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相关翻译 译文 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相关赏析 赏析 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端起酒杯,问候春天,也希望你也留下,与我和美相伴。这里是繁华的洛城之东,在宽阔的街道两旁,垂柳依依,春意盎然。去年此时,也是在这里,我和你携手相伴,在花丛中欢乐游玩。人间聚散总是太匆匆,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