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风高浪快解析

解析

作者:佚名

  词人运用丰富想象,畅言他遨游月宫的情景。但他虽在月宫,还是忘不了人间的凉热,构思之巧,令人叹为观止。第一段写他御气乘风,很快到了万里之外的月宫,第二段写他到了月宫之后,身在九重天上,俯瞰脚下尘寰,只见一片蒙蒙,浑然一体。“曾识姮娥真体态”,“曾”字好。意思是说,我原是从天上来的,与姮娥本来相识。这与苏轼《水调歌头》“多欲乘风归去””的“归”写得同妙。“素面原无粉黛”,暗用唐人“却嫌脂粉污颜色”意。这句是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性特强。

  下片写身到月宫。“俯看积气濛濛”句,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国有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有人告诉他说:“天积气耳。”从“俯看积气濛濛”句,表示他离开人间已很遥远。

  末了“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二句,是全首词的命意所在。用“醉”字、“偶”字好。这里所描写的只是醉中偶然摇动月中的桂树,便对人间产生意外的好影响。这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天上,一举一动都对人间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既可造福人间,也能贻害人间。

  北宋王令有一首《暑旱苦热》诗,末二句说:“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全诗都是费气力写的。刘克庄这首《清平乐》则写的轻松明快,与王令的《暑旱苦热》诗比较,用意相近而表现风格不同。

  刘克庄有不少作品表现忧国忧民思想,如:《运粮行》、《苦寒行》、《筑城行》等。他写租税、写征役,为民请命,都很沉痛。这首词“人间唤作凉风”,该也是流露作者对清平世界的向往。全首词虽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超尘出世的。他写身到月宫远离人间的时候,还是忘不了下界人民的炎热,希望为他们起一阵凉风。联系作者其他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可以说这首词也可能是寄托这种思想的,并不只是描写遨游月宫的幻想而已。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9879.html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作者介绍 王维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赵晋臣:赵不迂,字晋臣,是作者的朋友,官至敷文阁学士,故以敷文称之。②醇酎(zhòu):浓酒。...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新巧别致的送春词。作者有感于眼前...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相关翻译 注释 [1]拔山:比喻力大。[2]青青:兼谓鬓发,指虞姬。[3]敛袂(mèi):整理衣袖,此言罢舞。亭亭:状形体挺拔。...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咏物词也是咏虞美人草的。立意和前篇相近,也是借咏虞美人草映带虞姬事,不同的是...

春光好

春光好
朝代:唐代 作者:欧阳炯 原文: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花滴露,柳摇烟,艳阳天。雨霁山樱红欲烂,谷莺迁¤ 饮处交飞玉斝,游时倒把金鞭,风飐九衢榆叶动,簇青钱。 胸铺雪,脸分莲,理繁弦。纤指飞翻金凤语,转婵娟¤ 嘈囋如敲玉佩,清泠似滴香泉。曲罢问郎名个甚,想夫怜。 碛香散,渚水融,暖空濛。飞絮悠扬遍虚空,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