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原文: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注释①七夕:农历的七月初七,...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这首词有解为是思念妻子的作品,时间尚存争议,但大抵认同创作于边塞。纳兰是个多情之人,对所爱之人往往用情很深。在早年与相恋的表妹失之交臂后,二十岁的纳兰性德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少年夫妻无限恩爱,可惜好景不长,美好的生活只过了短短三年,爱妻便香消玉殒了。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厚情感一直使纳兰无法自拔。纳兰虽只有三十余年生涯,但可以肯定的是,步过了坎坷的感情经历,他可谓已熟谙人生,对于生涯中美好的悲剧性追忆,成为他词中主旨。 1、 (清)纳兰性德著;山有扶疏编.辛苦最怜天上月,一生最爱纳兰词: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