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暴见孟子

朝代:先秦

作者:孟子及弟子

原文: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畋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庄暴进见孟子,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告诉我(他)喜好音乐的事,我没有话应答。”  接着问道:“喜好音乐怎么样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错了!”  几天后,孟子在觐见齐王时问道:“大王曾经和庄子谈论过爱好音乐,有这回事吗?”  齐王脸...

相关赏析

主题思想

本文就君王“独乐乐”还是“与人乐乐”的问题反复论证,阐明了要取得天下就必须得民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他善于抓住齐王心理,逐步将对方的思想引上自己铺设的轨道,使本文独具特色,显示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地运用了对比法,孟子为齐威王形象地描绘出“与民同...

鉴赏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文章由叙入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文章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庄暴见孟子 | https://gushi.facekun.com/3916.html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
朝代:元代 作者:王实甫 原文: 楔子 (外扮老夫人上,开)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作红娘。一个小厮,唤做欢郎。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

折桂令·中秋

折桂令·中秋
朝代:元代 作者:张养浩 原文: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飞镜:比喻中秋之月。②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冷冷,清凉之貌也。③银汉:天河。④恹恹:无精打采的样子。... 相关赏析 简析 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

咏新竹

咏新竹
朝代:清代 作者:际智 原文: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擎天:举起天,托起天。②年深:年深日久,长时间。... 相关赏析 鉴赏 笋称新竹,出土尖尖。其之始也,小极,细极,嫩极,毫不起眼。毕竟是观察敏锐,想象丰富的诗人,际智从这才冒出土面的小小新竹,已然看出了其擎天之志,入云之势,化龙之概。这种想象,以及将想象注入诗行,本身便是...

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遣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宣华,故蜀苑名。 相关翻译 译文 成都城南有一座蜀王的旧苑,尤其多梅,均为两百年古木。夕阳西下,旧苑大门紧闭。追念以往的兴旺与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