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注释 ⑴太常引:词牌名。⑵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

相关赏析

赏析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

创作背景

据词题可知,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https://gushi.facekun.com/3921.html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忆当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着华丽人多情;我举杯痛饮拼一醉,醉意醺醺脸通红。纵情跳舞,直到楼顶月、挨着树梢向下行;尽兴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无力不扇风。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

山坡羊·长安怀古

山坡羊·长安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赵善庆 原文: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 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 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骊山”二句:骊山峰峦横亘;渭河环流,一片秀丽。岫(xiù):峰峦。②“山河”句:险要的山川形势依然未改。《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

如梦令

如梦令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 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鬒鬓亸轻松, 凝了一双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频日雅欢幽会,打得来来越z4.说著暂分飞, 蹙损一双眉黛。无奈,无奈,两个心儿总待。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

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朝代:元代 作者:高明 原文: 第一出 (末上白)【水调歌头】秋灯明翠巾莫,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做眼儿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骅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先? 【沁园春】赵女姿容,蔡邕文业,两月夫妻。奈朝廷黄榜,遍招贤士,高堂严命,强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