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鉴赏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作者介绍

贺知章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https://gushi.facekun.com/663.html

水龙吟

水龙吟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要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

【双调】新水令 春恨

【双调】新水令 春恨
朝代:元代 作者:刘庭信 原文:   枕痕一线印香腮,蹙春山两弯眉黛。整金钗舒玉笋,出绣户下瑶阶。穿着对窄窄弓鞋,刚行出绣帘外。  【驻马听】寂寂瑶阶,春日阑珊景物乖。困人天色,不堪梳洗傍妆台。梨花寂寞玉容衰,海常零落胭脂败。自裁划,今春更比前春煞。  【乔牌儿】指尖儿弹破腮,泪珠儿镇长在。自从他去了恹恹害,这病便重如山深似海。  【雁儿落】懒插这鸳鸯交颈钗,羞系这合欢带。...

喜晴联句

喜晴联句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苦雨晴何喜,喜于未雨时。气收云物变,声乐鸟乌知。 ——白居易 蕙泛光风圃,兰开皎月池。千峰分远近,九陌好追随。 ——王起 白日开天路,玄阴卷地维。馀清在林薄,新照入涟漪。 ——刘禹锡 碧树凉先落,青芜湿更滋。晒毛经浴鹤,曳尾出泥龟。 ——白居易 舞去商羊速,飞来野马迟。柱边无润础,台上有游丝。 ——王起 桥净行尘息,堤长禁柳垂。宫城开睥睨,观阙丽罘罳. ——刘禹锡 洛...

咏百八塔

咏百八塔
朝代:清代 作者:俞益谟 原文: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 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 降魔蜜顿金刚杵,说法偶成舍利堆。 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波颓。 谁能识得真如意,唱佛周遭日几回。 相关翻译 注释 ⑴这首诗选自《康熙朔方广武志》。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