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渑池寄子瞻兄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原文: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相关翻译

译文

同行兄弟在郑原野上话别,共同担心前路艰难。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远行家兄已经翻过崤西古道。曾经做过渑池主簿百姓知否?还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遥想兄台独行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骓马嘶鸣。...

相关赏析

赏析

苏辙在该诗自注中写道“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充满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同时在首联...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怀渑池寄子瞻兄 | https://gushi.facekun.com/7207.html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朝代:宋代 作者:惠洪 原文: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匆忙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相关赏析 鉴赏 长亭,秦汉时,在驿道边隔十里置一亭,谓之长亭,是行人歇脚和饯别的地方。绿槐烟柳,槐者,怀也;柳者,留也。槐柳荫成,如烟笼雾罩,显示出一片迷茫、怅惘的伤离恨别的氛围。就在这槐柳...

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

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
朝代:元代 作者:岳伯川 原文: 第一折 (旦扮李氏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妾身姓李,是岳孔目的浑家,嫡亲的三口儿家属,丈夫在这郑州做着六案都孔目。有一个小厮,唤做福童。孩儿上学去了。孔目接新官未回,这早晚不见来。小的每安排下茶饭,则怕孔目来家,要食用咱。(外扮吕洞宾上,云)我劝你世俗人跟贫道出家去来,我教你人人成仙,个个了道,做大罗神仙也。(做看...

凭栏人·春日怀古

凭栏人·春日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赵善庆 原文: 铜雀台空锁暮云,金谷园荒成路尘。转头千载春,断肠几辈人。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铜雀台”句:言铜雀台已经荒废。铜雀台:在今河北省的漳县,曹操所建。《三国志·魏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台。”②金谷园:故址在今洛阳市西,晋石崇所建。石崇以豪富著称,经常在金谷园中招待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