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清明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吴惟信

原文: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注释①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刺束时建于西湖。②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Ⅱ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并未作具体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点染,此诗的构思之绝,就体现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从侧面措意,促人去展开联想。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节日气氛使...

作者介绍

吴惟信 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苏堤清明即事 | https://gushi.facekun.com/7244.html

春宫怨

春宫怨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原文: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容颜;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九日渡江

九日渡江
朝代:明代 作者:李东阳 原文: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

堤上行二首

堤上行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相关翻译 译文 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是一个繁华的江边码头。天色已晚,行人急于回家,在渡口争着摆渡,浆声荡漾在江中。月照寒江,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浩渺,两岸长堤之上,行人络绎不绝,歌声此起彼伏...

寄殷协律(多叙江南旧游)

寄殷协律(多叙江南旧游)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琴诗酒伴皆抛我, 雪月花时最忆君。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 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