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朝代:宋代

作者:王禹偁

原文: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相关赏析

赏析

991年(太宗淳化二年),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一郡官闲唯副使(《清明日独酌》),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调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诗人便在那“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谪居感事》)的困苦条件下空怀壮志,过着无所事事...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 https://gushi.facekun.com/7386.html

扫花游·秋声

扫花游·秋声
朝代:宋代 作者:王沂孙 原文: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相关赏析 鉴赏 欧阳修在《秋声赋》云“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

旅兴(二首)

旅兴(二首)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其 一 寒灯耿幽暮,虫鸣清夜阑。 起行望青天,明月在云端。 美人隔千里,山河淼漫漫。 玄云翳崇冈,白露雕芳兰。 愿以绿绮琴,写作行路难。 忧来无和声,弦绝空长叹。 其 二 倦鸟冀安巢,风林无静柯。 路长羽翼短,日暮当如何? 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 宁知天上雨,去去为沧波。 慷慨对长风,坐感玄发皤。 弱水不可航,层城岌嵯峨。 凄凉华表鹤,太息成悲歌。 作者介绍 刘...

大有·九日

大有·九日
朝代:宋代 作者:潘希白 原文: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古老的戏马台前,在竹篱下采菊酿酒,岁月流逝,我问今天是什么时节,才知又是重九...

雨后池上

雨后池上
朝代:宋代 作者:刘攽 原文: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译文二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明净的水面就像轻轻磨过的镜子映照着岸边房屋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