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朝代:宋代

作者:史达祖

原文: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雪花在碧瓦上很快融化,我知道昏暮时的寒意还很浅。桥面上行走,像漫步白云浮天。池沼澄净如明镜一般,雪花把万物打扮得轻柔细软。我想故乡必是落雪天寒,那里的层层帘幕四垂未卷,阻误了初归的双燕。  杨柳才染...

相关赏析

赏析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到南宋时,咏物词已进入成熟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美。史达祖的这首咏物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此词大概作于词人独处异乡时的某年初春。词的开头便紧扣节令,写春雪沁入兰心,沾上草叶,用兰吐...

作者介绍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 https://gushi.facekun.com/7393.html

疏影(笋薄之平江)

疏影(笋薄之平江)
朝代:宋代 作者:邓剡 原文: 瑶尊蘸翠。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 作者介绍 邓剡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吾贤富才术,此道未磷缁。 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激扬音韵彻,籍甚众多推。 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北辰征事业,南纪赴恩私。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 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

忆故人·烛影摇红

忆故人·烛影摇红
朝代:宋代 作者:王诜 原文: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夜阑人静,我从沉醉中醒来,独自对着微微摇动的烛光,黯然神伤。我不禁回忆昨夜在送别的酒席上,我为他唱起的《阳关三叠》。而现在,他已离我远去,让我的离愁别恨追随他直到天涯。我深感无奈,往日欢愉已烟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