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修辞手法——后两首诗句,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勃...

相关赏析

赏析

句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

别解

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

简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书湖阴先生壁 | https://gushi.facekun.com/838.html

大德歌·冬

大德歌·冬
朝代:元代 作者:关汉卿 原文: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 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断魂:形容人极度悲伤。②瘦损江梅韵:瘦损了如梅妃那样的风韵。江梅:唐玄宗的妃子梅妃。她本姓江,因爱梅,玄宗赐名梅妃。③此句是写离妇遥望远处的景象。④此句是离妇在大雪纷飞中倚着楼栏,面容憔悴地翘望远人的归来。... 相关赏析 简析 这支小令...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 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 既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 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裴生览千古,龙鸾炳文章。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 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耻作易水别,临岐...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朝代:宋代 作者:叶梦得 原文: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相关翻译 注释 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危亭:《说文》:“危,高而惧也。”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位置之高而命名。衰翁:衰老之人.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梦想....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作于1135...

【中吕】普天乐_咏世洛阳花

【中吕】普天乐_咏世洛阳花
朝代:元代 作者:张鸣善 原文: 咏世 洛阳花,梁国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漫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赠妓 口儿甜,庞儿俏。性格儿稳重,身子苗条。多情杨柳腰,春暖桃花萼。见人便厌的拜忽的羞吸的笑,引的人魄散魂消。人前面看好,樽席上出色,手掌里擎着。 遇美 海棠娇,梨花嫩。春妆成美脸,玉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