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多病所需唯药物”、”但有故人供禄米”分析

江村”多病所需唯药物”、”但有故人供禄米”分析
"多病所需唯药物"、"但有故人供禄米"分析 作者:佚名   《江村》一的尾联上句,有两种版本,对于该两种版本的优劣,有说法认为:   “先看“多病所需唯药物”句。上面我们已经感知了诗人幽居江村的快乐与闲适只是表面的,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年老多病之身所需的唯有药物,能满足这微薄的希望,微贱之躯夫复何求?而我们体会:乱离之世,命如蝼蚁,药物又有...

江村评解

江村评解
评解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七言律,作者以清淳质朴的笔调,质朴无华的语言,点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将夏日江村最寻常而又最富于特色的景象,描绘得真切生动,自然可爱,颇具田园诗萧散恬淡、幽雅浑朴的风韵.宋代蔡梦弼《草堂诗话》评价说:"其所以大过人者,无他,只是平易.虽曰似俗,其实眼前事尔."   诗的前...

江村译文及注释

江村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注释江村:江畔村庄。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曲:曲...

樱桃花评析

樱桃花评析
评析 作者:素弦风断   元稹此描写樱桃花,就全诗来看,意境生动活泼,给人一种明艳、清晰的视觉感官体会,描写静景,却能给人以动态的体验感。另外全诗不过寥寥几句,但简明凝练,描景抒情,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第一句“樱桃花”开门见山的推出所要描写的景物。第二句马上承接上一句并运用一系列的量词由一到二到千万,恰似人的视线般由远及近,由一处及整体...

鹦鹉洲赏析

鹦鹉洲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此明显作于被流放的初期,从九江到武汉,逆水而上,沿途有地方官员招待,李白到处大喊冤屈,也得到大家的同情.   李白一腔为国喷洒的热血,却换来最致命的打击,如何不喊青天老爷?   李白在此诗的头三句,一句一个鹦鹉,大有为弥衡与自己含冤的味道,极大地突破了律诗的束缚.   烟开兰叶香风暖,   岸夹桃花锦浪生。   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优...

鹦鹉洲译文及注释

鹦鹉洲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传说中的神奇鹦鹉曾经飞到这里,留下千古不灭的传奇。  鹦鹉早已飞到西北长安附近的陇山,遗留下这兰蕙盛开的沙洲上树木空自苍郁。  兰花叶面香气氛氲如烟,激荡人心;长江两岸桃花盛开,水面漂浮着落花,犹如一波波丝绣的彩锦。  我如今被流放经过这里,怅然极目远望长安,但却是徒然,没有人谁理解我的冤屈。  鹦鹉洲上的这轮明月...

红线毯简析

红线毯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红线毯》是唐代大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诗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帝的行为加以讽刺,又着重暴露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荒淫享乐,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从结尾两句,可以清楚看出浪费那么多的丝和劳力去织地毯,势必导致许多人穿不上衣服。作者在诗中对这种...

红线毯译文及注释

红线毯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红线毯,是南方女子经过采桑养蚕、择茧缫丝、拣丝练线、红蓝花染制等重重工序,日夜勤织而织就的。这费尽了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却被铺在宫殿地上当做地毯,松软的质地、幽幽的芳香、美丽的图案无人爱惜欣赏,美人们在上面任意踩踏歌舞,随便踏践。太原出产的毛毯硬涩,四川织的锦花褥又太薄,都不如这种丝毯柔软暖和,于是宣州岁岁上...

赠裴十四鉴赏

赠裴十四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裴十四,是一位超尘脱俗之士。他即将离别李白而西去,人作这首诗赠别。   “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世说新语·容止》)因为与主人公同姓诗人借裴叔则代指裴十四,言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

赠裴十四译文

赠裴十四译文
译文 作者:佚名 你就像古人裴叔则一样,玉树临风,光洁耀人。黄河从天而下,直奔东海;咆哮万里,抒发情怀。即使乘坐巨大的白鼋也不敢渡河,买君一顾,价值连城。徘徊中原,没有知己;不如闲似飘云,西归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