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词通过女主人公口语式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作为一个闺中弱女子被负心人所折磨而带来的心灵创伤,表现了旧社会情爱悲剧的一个方面。主人公怨中有爱,爱怨兼发,心情复杂。作品在艺术构思与表现手法上甚见匠心,深得后代词评家的赞赏。

  这是一首单调小令。开头五句,奏的是感情音响的主旋律——怨。“永夜”两句,就悬想负心人行踪着笔。“长夜漫漫,负心人啊,你抛下我到哪里去了?”自问还复自答:“音信已绝,奈何!”着一“绝”字,点出薄悻者之寡信绝情。“香阁掩”三句,就闺中人己方情况着笔,从环境描写(闺门紧闭)、表情描写(眉头紧皱)、时间推移(斜月将落、长夜将尽)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终宵坐候之难耐。这两笔归结到一点——对薄悻者之怨。

  “争忍”句以下写心池又起新澜。“争忍”两句是第一个浪头,特点是思之不已,爱怨兼发。“叫我怎忍心不苦苦追寻啊?”这一句心灵独白,表明她怨中有爱,情丝难解。但稍加推究,闺门紧闭,室内一目了然,无物可寻。“寻”这一动作,正好显示她已陷于身难自主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等到她头脑稍为清醒,又得面对令人心碎的现实——孤衾独处,因而“怨”字又重上心头。“换我心”三句是第二个浪头,特点是情之所钟,忽发痴语。清王士禛《花草蒙拾》曾指出:“顾太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自是透骨情语。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袭此。”徐山民句中之“移”字,倒也深得顾词“换”字之真谛。换心者,移心之谓也。主人公是多么希望把自己的一颗心移置在对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对方对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啊。就事论事,移心之说似属无理,而主人公发此痴想,却正好显示其爱之深,其情之真,此即所谓“无理而有情”。当然尽管如此,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将是难以避免的。这一点,明汤显祖在《花间集》评本中曾一语道破:“若到换心田地,换与他也未必好。”但作品的思想倾向性却十分明朗,同情完全放在被折磨被损害的弱女子这一边,这也就从侧面鞭挞了薄悻之徒。

  顾夐此词,以善作情语著称。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把此词作为“有专作情语而绝妙者”的显例之一,并且说:“此等词,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足见评价之高。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054.html

观梅有感

观梅有感
朝代:元代 作者:刘因 原文: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西湖处士:指北宋诗人林逋(bǖ)。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亦终生未婚。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足迹不涉城市。因喜植梅养鹤,故有“梅妻鹤子”之称。古人称像林逋这样的有德才而隐居的不仕者为处士。②元:同“原”。... 相关赏析 赏析 北方战乱初定,春风吹落梅树...

饮中八仙歌

饮中八仙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 一作:一斗)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

竹枝词二首·其二

竹枝词二首·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楚水:泛指古楚地的河流。巴山:泛指四川境内的山。②北客:当是作者自指。③“回入”句:此句费解。回入纥那,四字不知何谓。旧解“纥那”是踏曲的和声(见《辞源》)。姑存疑。刘禹锡有《纥那曲》云:“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原文: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相关翻译 译文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