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题注:陈田辑《明纪事乙签·卷六》:“又出内府所藏盂端《溪山渔隐长卷》,俾山僧藏之,松庵胜绩,顿复旧观。余录孟端诗,并明人之先後题咏者附录於此。”题目为主持人据此所加。渔隐,画中捕鱼的隐居者。此“渔”,从诗的末句“不落天随钓雪船”可知,是指的钓鱼。
孟端:王绂(1362—1416),字孟端。明代著名画家。绂,一作芾。号友石,鳌叟,自号九龙山人。无锡(今属江苏)人。王绂博学工书画,所作山水竹石,风韵潇洒,妙绝一时。尤擅墨竹,其墨竹,在明代很有影响。永乐元年(1403年),以善书供事文渊阁,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有《友石山房稿》五卷。
首二句:从淇园取来竹子作成装饰刻画有“菌蠢龙头”的奇特的钓鱼竿。翦裁,jiǎncái,原指裁制衣服,此指作画。苍雪,此喻苍翠的竹子。菌蠢,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的生物。
紫笋:名茶名。
阳羡:借指宜兴出产的茶。宜兴,在今江苏。秦汉时称阳羡,故名。
玉笙: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或指笙的吹奏声。
太乙:即太一。古代指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也指老聃的“道”的别名。
烧丹: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
天随: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别号天随子,嗜冬钓。
钓雪船:钓于雪中的船。号天随子的唐文学家陆龟蒙曾乐冬钓,其自叙诗曾云:“几年无事傍江湖”。《唐书·陆龟蒙》中记陆:“升舟设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时谓江湖散人。”陆翁如此带上茶具、笔具、钓具终日“傍于江湖”可谓以舟为“家”,以钓为“业”的醉钓痴钓。
赵州禅:相传赵州(唐代高僧从谂的代称)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听到后问:“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呼院主,院主应诺。赵州说:“吃茶去。”赵州均以“吃茶去”一句来引导弟子领悟禅的奥义。禅,即禅机,佛教禅宗启发门徒悟道时使用的隐语、比喻以及带有暗示性的动作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5879.html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浓密的柳荫把河桥遮藏,黄莺在清静的古台旧苑中鸣啭,我曾多少次骑着骏马到此处...

【南吕】一枝花 离闷

【南吕】一枝花 离闷
朝代:元代 作者:贯云石 原文: 柳垂翡翠条,花落胭脂瓣。绿窗绒缕淡,粉脸泪珠弹,洒竹成斑。宝钏松冰 腕,蛾眉淡远山。常言道好事多悭,陡恁的千难万难。 【梁州】卜龟卦铜腥玉笋,盼鸿书目断云山。别离情绪谁曾惯!这些时银筝 懒按,锦瑟慵弹,玉箫倦品,宝鉴羞观。病恹恹瘦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 花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近间,坐间。用工夫 修下封鸳鸯缄,无处倩鱼雁。...

虞美人·听雨

虞美人·听雨
朝代:宋代 作者:蒋捷 原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

鹧鸪天(佳人)

鹧鸪天(佳人)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