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注释①《敕勒歌》:这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②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

鉴赏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

创作背景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 《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图拉河)以北、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敕勒歌 | https://gushi.facekun.com/624.html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相关翻译 注释 玉女:对他人之女的美称。闻道:“闻”听说,在这里引申为“得到”,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或者是懂得道理。画不成:一种惋惜之情。翦裁:原指裁制衣服,后常比喻大自然对景物的安排。萱草:属于一种植物。... 相关赏析 赏析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诗,在端午...

【南吕】一枝花_为玉梅作人

【南吕】一枝花_为玉梅作人
朝代:元代 作者:亢文苑 原文: 为玉梅作 人生萼绿生,天上轮茭降。比南周琼解语,比西锦能香。淡抹玄霜,自有罗浮像,扫梁园红翠乡。千般儿玉骨玲珑,一段儿冰魂荡漾。 【梁州】受用杀西湖处土,风流煞东阁何郎。芳湿一点何时忘。银钗半露,粉颈微妆;想那调羹滋味,止渴思量。占一枝素魂芬芳,算百花总是寻常。则要挂新月点缀昏黄,合夜雪色藏暗香,却休趁东风泄漏春光。惜花人正想寻芳,...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诗题一作“武城春寒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武威:即凉州。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②岸雨:一作“片雨”。③敝裘(bìqiú):破旧的皮衣。敝:...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