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除夕

朝代:明代

作者:袁凯

原文: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参考翻译

注释

①夕:夜,这里指除夕夜。②为客:客居他乡。③戎马:这里指战争。④关山:关隘山川。渺茫:迷茫不清的样子。⑤椒叶酒:用椒叶泡制的酒。指新年祝福之酒。⑥未敌:未能抵挡。这里是未能阻止泪流的意思。...

参考赏析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客中过除夕之夜的诗。在战争离乱的岁月,飘流在外的人,其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中就表现了这种颇为沉痛的心情。诗的大意说:战乱的岁月,弄得人们都弄不清今天的这个除夕,究竟是哪一年的除夕了。身在异乡,谈话中总是常常说到自己的家乡。看到人家的儿女新年又增大一岁,更感到自己飘泊他...

作者介绍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客中除夕 | https://gushi.facekun.com/8865.html

纳凉

纳凉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相关赏析 赏析 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次句具体...

杂剧·楚昭王疏者下

杂剧·楚昭王疏者下
朝代:元代 作者:郑延玉 原文:  第一折 (冲末扮吴王领卒子上,诗云)太伯当年曾逊避,至今子姓居吴地。延陵何事慕高风,几使孤家不承继。某乃吴王阖闾,名姬光者是也。昔年征伐越国时,获得宝剑三口:一曰鱼肠,二曰纯钩,三曰湛卢,某常佩之。夫此剑者,昔闻越国允常使欧冶子监制。采五山之铁精,炼六合之金气,感得雨师洒尘,雷师击节,蛟龙捧炉,天帝焚炭,候天伺地,阴阳同体,久而...

杂剧·张公艺九世同居

杂剧·张公艺九世同居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第一折 (正末领大末、二末、三未净行钱上)(正末云)老夫姓张名公艺,寿张县人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老夫所生三个孩儿,大的张悦,第二张王羽,第三个张英。大的个治家,第二个习文,第三个习武。这三个孩儿,家私里外,都是俺这三个孩儿的。自北齐至隋,到今九世同居。曾蒙两朝旌表门闾,人呼为义门张氏。老夫自来仗义疏财,为乡里钦敬,尊称曰长者相呼。目今圣人治世,...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只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