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9729.html

【双调】凌波仙 吊关汉卿

【双调】凌波仙 吊关汉卿
朝代:元代 作者:贾仲明 原文: 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洲。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吊白仁甫  峨冠博带太常卿,娇马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性。得青楼、薄幸名。洗襟怀、剪雪裁冰。闲中趣,物外景,兰谷先生。 吊庾吉甫  语言脱洒不粗疏,翰墨清新果自如,胸怀倜傥多清楚。战文场、一大儒,上红笔、没半点...

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

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
朝代:元代 作者:高文秀 原文: 第一折 (外扮孛学老同卜儿、搽旦上)(孛老云)发若银丝两鬓秋,老来腰曲便低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姓刘,排行第二,人都叫我做刘二公,乃东京人氏。婆婆姓陈。别无甚么儿男,止生了这个女孩儿,小字月仙。人材十分,大有颜色,不曾许聘于人。招了个女婿,姓赵是赵元。那厮不成半器,好酒贪杯,不理家当,营生也不做,每日只是吃酒。我这女孩儿,好生...

【中吕】粉蝶儿_男子当途

【中吕】粉蝶儿_男子当途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男子当途,受皇恩稳食天禄,凭着济世才列郡分符。事君忠,于亲孝,下安 黎庶。驷马高车,正清朝太平时世。 【醉春风】娶一个鸳帐凤帏人,一个雾鬓云鬟女。退□时开宴后堂中,此心 是足,足。一个吴越妖娆,一个幽燕佳丽,都有那可人情绪。 【迎仙客】一个带玉钗,一个插犀梳,天然一双美艳姝。一个是晓莺啼,一 个是雏凤语。一个生长在皇都,一个妾本钱塘住。 【红绣鞋】...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朝代:元代 作者:汤舜民 原文: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田家乐四首  黍稷秋收厚,桑麻春事好,妇随夫唱儿孙孝。线鸡长膘,绵羊下羔,丝茧成缲。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寒暑□□□,□□□□□,□□□□□□。□□□□□,萝卜酱鹿,□□□烧。人说仕途荣,我爱田爱乐。  东疃沽新酿,西村邀故交,麦场上醉倒呵呵笑。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