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侍御送贡物戏赠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可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意思是说,远方贡物,不该强取。首二句由怀古领起。“铜柱”,汉代马援征讨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时所立;“朱崖”,又作“珠崖”,今海南岛一带。“铜柱”、“朱崖”,都代指穷荒僻壤、道路阻险而遥远的南方,暗指杜侍御出使的地点,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横海将军(韩说)拜将坛、征讨东越之地。言外之意,历史上的两位战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才到了那里,功彪千载,名垂青史,如今杜侍御为了攫取贡物,取悦皇帝,也到了那里,孰公孰私、孰尊孰卑,两相对照,泾渭分明。若说一二句是侧面讽谏的话,三四句就是从正面进言。意思是:汉唐国力强盛、为其威望所折服,南越人自会心甘情愿向朝廷进献像珊瑚树那样的珍贵礼物,又何必劳驾杜侍御不辞辛劳、万里迢迢前去亲自索要呢?“獬豸冠”,是御史所戴的帽子。据说神羊(獬豸)能辨别是非曲直,故为执法御史所专。如今杜侍御的所作所为是与此相悖的。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杜侍御冒险而夺取贡物,未必能取悦皇上。五六句承首句,突出“道路难”三字。马,精疲力尽,还要爬山涉水,唯恐太阳下山赶不及路程;船,孤帆无伴,还要冲波鼓浪、冒着春寒艰难行驶。两句将杜侍御为逢迎,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人及其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七八句,以反言若正的笔法,表面上为粉饰朝廷、为君王开脱,实则寓含更深刻的讽刺。从“多恐”二字里透露了这一消息。浓德潜对这种委婉的讽刺评论说:“亦严亦婉,讽侍御兼以讽君。”(《唐诗别裁》卷十三)可谓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此诗紧扣御史的职责和其卑鄙行为,构成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起到辛辣讽刺的效果。为此辛文房评价其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多击节之音”(《唐才子传》卷四)。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681.html

劳劳亭

劳劳亭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注释⑴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景定建康志》: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吴置亭在劳劳山上,今顾家寨大路东即其所。《江南通志》:劳劳亭,在江宁府治西南。⑵知:理解。⑶....

花
朝代:唐代 作者:张南史 原文: 花,花。深浅,芬葩。凝为雪,错为霞。莺和蝶到,苑占宫遮。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愿得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

南轩松

南轩松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注释南轩:轩原本指多窗的长廊,这里泛指当南的窗...

【双调】卖花声_雪儿娇小歌

【双调】卖花声_雪儿娇小歌
朝代:元代 作者:徐再思 原文: 雪儿娇小歌《金缕》,老子婆娑倒玉壶,满身花影倩人扶。昨宵不记,雕鞍 归去,问今朝酒醒何处? 碧桃红杏桃源路,绿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行行觑着,山童分付, 问前村酒家何处? 红罗佩吐狮头玉,碧珥香衔凤口珠,风流相遇恨须臾。梨花淡月,楼台如故, 教吹箫玉人何处? 云深不见南来羽,水远难寻北去鱼,两年不寄半行书。危楼目断,云山无数, 望天涯故人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