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相关翻译
注释
后游:重游修觉寺。怜:爱。暄:暖。此:指修觉寺。复何之:又去往哪里呢。...
相关赏析
赏析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秋风飒飒,秋雨萧萧,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落,所以,秋天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悲凉情绪的时候,而人却在诗中说,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这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表达出生机勃勃,孕育希望的情感。
注释
可人:合人意。
红蕖(音同“渠”):蕖是荷花。红蕖,就是红色的荷花。
却:在这里是完、尽的意思。
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