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贺贫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本文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先提出"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然后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文章先不直接说明所以要贺的原因,而是举出栾、郤两家的事例说明,贫可贺,富可忧,可贺可忧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德。继而将宣子与栾武子加以类比,点出可贺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建德而忧贫,则不但不可贺,反而是可吊的,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后用韩宣子的拜服作结,说明论点,有巨大的说服力。这样既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又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本文引用历史事实,阐明了贫不足忧,而应重视建德,没有德行,则愈富有而祸害愈大,有德行则可转祸为福的道理。

  这段文字记叙了叔向向韩宣子提建议的过程。叔向的建议,采用了正反结合的阐述方法,因此相当有说服力,他的言论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卿大夫身家的长久之计,另一方面也对“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的行为提出了批评,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有很深刻的警示作用。本文语言上难度较大,应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了解文中人物的关系,结合注解和上下文,再来理解较难的词语和句子。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7366.html

【双调】沉醉东风_有所感流水

【双调】沉醉东风_有所感流水
朝代:元代 作者:周德清 原文: 有所感 流水桃花鳜美,秋风莼菜鲈肥。不共时,皆佳味,几个人知?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羊续高高挂起,冯驩苦苦伤悲。大海边,长江内,多少渔矶?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鲲化鹏飞未必,鲤从龙去安知?漏网难,吞钩易,莫过前溪。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藏剑心肠利已,吞舟度量容谁?棹月归,邀云醉,缩项鳊肥。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先 原文: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相关赏析 赏析 起首一句,点出主人公的居处所。“时闻有”,承上句,乃由于高墙缭绕、院宇深邃的缘故,而接下句则为人春眼之中的缘故...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

寒塘

寒塘
朝代:唐代 作者:赵嘏 原文: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参考翻译 译文 早上起来,照着池塘里的水梳妆。池塘的水很寒冷,梳妆完毕之后,他坐在池塘旁边,看到树叶渐渐黄而落,秋天来了。想念着家人,一片思乡之心如偏偏黄叶飘落,一只孤雁,飞过楼顶,向南而去。... 参考赏析 鉴赏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