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神三首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无论贵贱贤愚,都戮力劳心,操持经营,爱惜自己的生命。这种做法是实在是很困惑很糊涂的。因此极力陈述形影对此的抱苦含怨之辞,讲述神辨析自然之理来开释它们。关心此事的人们可以于此获取普遍的道理。形赠影天地长久,永远不会湮灭,山川走形,永远不会变更。我们平时随处可见的草木,虽然生命短暂,但它们却拥……

参考赏析

赏析

形神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老庄哲学中涉及形神关系的论述很多,如《文子下德》中引老子语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都表示了以神为主,以形为辅,神贵于形的观念。同时也指出了形神一致,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淮南子原道训》中……

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大约作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陶渊明当时四十九岁。陶渊明一般被认为是田园诗人,写的都是田园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田园诗只是陶诗的一部份,田园诗不足以概括陶渊明的诗,田园诗人也不足以概括陶渊明。陶渊明本人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不能肯定是形、影、神三者中的哪一种。从陶渊明的诗歌来看,陶渊明归隐……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形影神三首 | https://gushi.facekun.com/20494.html

【中吕】满庭芳_霜天月满

【中吕】满庭芳_霜天月满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霜天月满,渔歌江浦,鹤唳林峦。小舟尽日随烟爨,世味休干。芦花被山中 冷暖,芰荷裳身上衣冠。无人唤,鸡声不管,高枕听鸣湍。 疏林暮鸦,聚鱼远浦,落雁寒沙。青山隐隐夕阳下,远水蒹葭。鸭头绿一江 浪花,鱼尾红几缕残霞。云帆挂,星河客槎,万里寄天涯。 红消杏脸,欢娱渐少,愁闷重添。聊云霎雨恩情俭,断当着拘钤。成不成虚 教人指点,是不是先巴镘伤廉。一做一个...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

南乡子·春闺

南乡子·春闺
朝代:宋代 作者:孙道绚 原文: 晓日压重檐,斗帐春寒起来忺。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 闲把绣丝袴,认得金针又倒拈。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杨花不卷帘。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斗帐:形状如斗的帐子。②忺(xiān):适意。③春山:指女子的眉。④挦(qiān):摘取。⑤恹恹:有病的样子。... 相关赏析 赏析 升起的红日,压着一层层的屋檐。阵阵料峭的春寒而至,这是一个困人的天气。她感到浑身...

鬓云松令·咏浴

鬓云松令·咏浴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红玉:红色宝石,比喻女子红润之肌肤。参见《山花子》(昨夜浓香分外宜)注③。②晕入句:意谓微微泛起红润的肤色。③露华:清冷的月光。唐杜牧《寝夜》:“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④青莺镜:...